交椅形成於宋代流行於元明兩代,明代交椅,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,尤其是圓後背交椅運用廣泛,多設在中堂顯著地位,顯示其尊貴而崇高的特殊身份。圓後背交椅的結構是服從它的折疊需要而形成的,為了折疊,它不能和其他椅子的結構一樣,扶手與下面的構件(鵝脖及聯幫棍)相交,交椅的扶手只能是由安在後腿上端的、彎轉向前探伸的構件來支撐,後腿和彎轉的部分,無論榫卯結構做得如何緊密,承重方面都會有問題。
在明代時『太師椅』的名稱仍很流行,但椅形已不是指帶荷葉托首的交椅了,而是將下部框式方座,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了。明沈德符《萬曆野獲編》說:『椅之有杯圈聯前者,名太師椅』,依照此推論,似乎凡椅背、扶手呈圈者,皆可謂之為『太師椅』。
圈椅是利用了椅圈抱腰的舒適感而專門設計的,背板微向後仰,座面寬大,腿足較高,造型十分大方、舒適。在明代,圈椅種類進一步增多,製作工藝更為精細、合理。所以,圈椅因結構更加合理、牢固,造型優美、大方,深得當時人們的喜愛,而取代圓後背交椅,成為備受推崇的『太師椅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