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清時期的扶手椅非常普及,明代的扶手椅人們通常泛指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,它不包括同樣有扶手的寶座和玫瑰椅;清代的扶手椅人們主要是指清式傢俱中被俗稱為『太師椅』的那種重體量、重裝飾、靠背與扶手及座屜三垂直的椅子。特別是豪華、莊重的清式傢俱出現後,清代中期以後交椅首先在上層社會被清式『太師椅』所取代。
清式太師椅實際上也就是扶手椅,一般成對陳設于廳堂正中或比較雅致、莊重的場合。清式太師椅按椅背結構基本上可分為整屏式與三屏式兩種,而且普遍採用靠背與扶手上下垂直的形式,明式扶手椅中按人體自然曲率設計靠背、扶手的做法已很少見。
清代晚期,清式太師椅的製作越來越繁瑣,單純地追求“新穎”,裝飾繁重成為附加品,造型出現了不倫不類的、融東西方藝術特徵、繁瑣累贅的風格。清式太師椅,再也沒有明式太師椅圈椅的那種尺度合體,造型簡練、挺拔,耐人尋味,細緻精密,手感舒適的藝術水準。清式太師椅雖然在造型工藝上有了進步,但是從傢俱本身的造型藝術的發展規律來看,卻有衰退之感。